中国文明网总站

“绥师”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座红色宝库

  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以下简称“绥师”),是一所红色历史底蕴十分深厚的学校。学校创建于1923年,原名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34年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立绥德师范学校”,1941年2月,学校被陕甘宁边区政府接办,更名为“陕甘宁边区绥德师范学校”。在解放战争后期,学校与绥德分区党校合办;1950年5月,学校更名为“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2017年7月24日,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并入榆林学院,并保留了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的校牌。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经过“绥师”这座“革命摇篮”培养的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为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和争取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数先烈在严酷的革命斗争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献身精神和可歌可泣的事迹,永远铭刻在人民的心中,也不断激励着一代代“绥师”学子走上革命道路。在残酷的革命和战争年代,“绥师”也有着十分坎坷的经历,曾遭到当地军阀和国民党反动当局的三度解散,但总的来说,学校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或实际控制之下发展的,学校始终坚持了教育和现实斗争相结合,使学习为革命和现实斗争服务。李子洲任校长后,即宣布了学校的办学原则为“读书勿忘救国,救国勿忘读书”;办学目标为“培养新的师资,改变落后面貌,要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唤醒工农劳苦大众,一起改造中国,进行革命,建立人类最科学最美满最理想的共产主义中国”。2023年,“绥师”将迎来建校百年华诞,可以说,学校的历史基本上是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同步的,从“绥师”的前身陕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的创建到以后“绥师”的全部历史,都是和中国共产党同呼吸共命运的。“绥师”著名校友、无产阶级革命家刘澜涛曾评价:“这个学校一开始就和共产党是不能离开的,也是离不开的……像这样和共产党关系密切的学校,不是很多的。”学校作为“西北革命策源地”、陕北革命的活动中心,曾为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组织、军事和群众基础,使得陕北能够成为中国革命的“落脚点”和“出发点”,这一特殊的历史贡献,决定了“绥师”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特殊的地位。

  1924年夏,李子洲担任校长后,坚决执行中共北方区委的指示,以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培养和发展了校内外进步青年安子文、白明善、马明方、贺晋年、张德生、贾拓夫、刘澜涛、马文瑞、李象九等加入党团组织,点燃了陕北革命的火种,为陕北特委的成立、武装斗争的开展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绥师”师生大力宣传革命思想,积极参加革命实践,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坚决的斗争。在此过程中,学校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和革命干部,他们不仅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各条战线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智。新中国成立后,“绥师”培养的人才又多为陕北的基础教育事业和陕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近百年来,白明善、胡廷俊等70多位“绥师”师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杨明轩、刘澜涛、马文瑞三位校友成了副国级领导,马明方、安子文、张达志等50多位校友成了共和国的高级干部。因此,学校也就成了中国共产党一座伟大的红色宝库。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榆林考察时强调:“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绥师”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座伟大的红色宝库,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鲜活教材。因此,利用好“绥师”红色资源,讲好“绥师”红色故事,充分发挥好“绥师”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红色宝库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充分利用“绥师”红色资源,讲好“绥师”故事,也是真正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来源:榆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