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总站

守护端午 留住传统文化根脉

  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古老传统节日之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端午节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之一和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今天我们谈起端午,心情却颇多起伏。一方面,作为特定的民俗符号,它提醒着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等必不可少的活动,促使人们追忆那一个笃定追逐信仰的投江故事;而另一方面,民俗的端午正在很多人的眼里简单化为假期安排,整个社会也在渐忘许多关于它的有厚度的东西。发展到今天,人们能够想起最多的就是吃粽子了,很多节日习俗似乎已经逐步消逝,文化的韵味渐淡。

  文化缺位的端午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说起端午,人们自然应该想到吃粽子、划龙舟、插艾草、戴香囊……这些习俗反映出人们追求天下太平、家人团圆的观念,是一种祈求国富民强、风调雨顺的符号。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节奏的加快,传统节日的浓郁氛围逐渐转淡。前一夜准备大锅、糯米、彩线和香囊,三五友人相约清晨折艾,齐聚江边为龙舟赛呐喊助威、午后喝一壶雄黄酒的节日景象越来越难见到。在许多地方,买点粽子吃,这个端午节就算过了。而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中,连买粽子都已经不再是端午节的必要选项。小巷里粽叶飘香的端午节一去不复返。在城市街头,只能从假期当天,街上人流如织来感受一丝节日的氛围。

  在国家将端午节定为法定假日后,大多数人直接将节日与休假画上等号,端午节正在悄然变为“旅游节”“麻将节”“补觉节”和“消费节”。继清明节、五一之后,端午节成了另一个“三天小长假”,旅游景点的机票和住宿也应声而涨。懒得出远门的人则关掉工作日的闹钟,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假期也便过了。难怪有网民感叹:现在的人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感情不深,却对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趋之若鹜了。

  更有甚者,早前在湖北武汉,在端午节期间,有网民模仿屈原投江蹦极;在湖南长沙,有餐馆推出“粽衣女体盛”……这些变味的端午节活动将传统节日变得媚俗不堪,为了吸引眼球而极尽卖弄炒作之能事,完全有悖于文化传统和精神启迪。

  走出传统节日的“物化”迷途

  为什么在信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端午节的文化韵味却越来越少呢?与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一样,同样发端于农业社会的端午节,也遭遇到现代文明的冲击。以往固有的仪式简化了,心中的敬畏消退了,文化的色彩也微弱了。剩下来的,也只能是满足人的本能需求的“吃文化”。那么,端午节如何才能走出“物化”迷途?

  不可否认,现在的端午节不能排除旅游文化、娱乐消费,但这些只是依附在传统节日上的活动,而不是传统文化的根,我们过端午节,需要快乐和休闲,但更重要的是传承民俗文化,延续传统文化的根,而不能脱离传统节日特有的民俗文化内涵,甚至以商业文化取而代之。端午节文化,需要由五彩缤纷的民俗活动承载,丢掉了这些,就等于淡化甚至遗忘端午传统文化。著名作家冯骥才就曾提醒传统节日文化淡漠的危害,认为“如果年轻一代对传统节日不知道、不了解,没有记忆、没有感情,预示的是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的消失,文化记忆与传承的中断。”

  “浮躁的社会使得人们乐于享受节日,却忽略节日本身。”浙江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吴蓓表示,中国的传统节日对人们的吸引力并不大,致使有些人已经模糊了节日间的区别。要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还需要从文化本身进行考虑。中国人的节日喜欢讲究意义,在千百年的传承后,这种意义被抽象为一种神韵,缺乏文化传达的过程和实际的文化载体。文化的传承是动态的,是与当代人的生活习惯和社交方式相适应的,我们需要思考如何以文化为先导,推动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性传承。

  留住传统文化的根脉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文化濡染,不只是老辈的事,更是年轻人的大业;文化创新,不只是市场的事,更是公共治理的议题。会唱戏,还要懂得APP;会抒情,还要活用大数据。无论是发掘端午“诗人节”传统、给人们提供读诗写诗朗诵诗歌的平台,还是在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让端午节实现与“数字化”浪潮的完美结合,抑或让一些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只有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端午文化的魅力,才能消除传统节日与日常生活的距离感,才能弥补文化内涵与人们心灵的隔阂,把那些沉寂已久的文化精华唤醒焕活、让那些快要断续的文化脉络刚毅强韧。(榆林新闻网)